
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金财顺
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
室外,秋雨淅淅沥沥;室内,路演热热闹闹。
10月22日,特区深圳南山区前海基金小镇的路演中心,迎来第四届创业安徽大赛粤港澳赛区的复赛。

复赛外场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从单细胞空间组学到植入式脑机接口,从工业机器人视觉感知到光子透明芯片显示技术……各参赛团队结合自身发展实际,用数据书写梦想,用成果赋能发展,将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意、高端装备制造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。
记者了解到,本届大赛高手云集,自7月启动以来,吸引了全国各地企业、高校和创业团队等5000个项目报名。其中,粤港澳赛区共收到参赛项目438个。
经过前期遴选,粤港澳赛区共有19个初创组项目和14个成长组项目进入到复赛环节,既展示了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,更体现了“接地气、解难题”的实践导向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
复赛路演金财顺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“介绍一下来安徽的落地计划。”“客户结构是什么样的?”“产品竞争态势和市场占有率是什么情况?”……
现场路演采取“8+3”方式,让前沿创新理念与务实产业思考深度碰撞,也通过评委专家的精准“把脉”,进一步明晰了项目市场化升级路径,更直观感受到创新创业的多元活力。
具有主场优势的王浩宇,在成长组复赛中第二个登台,最终以复赛第二的成绩直接晋级决赛。
身为深圳华鹊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的王浩宇,在谈及参赛感受时说,“大赛形式开放、氛围活跃,尤其是评委在细分领域的提问,更显赛事的专业性,直击企业瓶颈,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。”

评委观赛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创新性强、应用面广、社会价值高……这是评委组对复赛项目的一致评价,并现场为项目发展提供综合点评和技术辅导,加大了对项目未来应用前景的关注。
对于深耕投资领域的谢希鹏而言,当天不只是评委,也是“星探”,来发掘创新项目和投资机会。
聆听完项目路演之后,谢希鹏告诉记者,参赛项目各具优势,也各显特色,都是潜力股。在他看来,“能够入围复赛,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力,今后发展的关键,除了政策、资金支持之外,更多的是‘打铁还需自身硬’。”
自主研发的负压爬壁机器人已在“港珠澳”大桥服役;将玻璃变为显示器的光子透明芯片技术一经上市广受好评;专注于AI+3D视觉的上新产品已应用在自动上下料、喷涂与焊接等工业场景……

复赛现场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当天复赛现场,众多成果的亮相,让我们看见,未来已来,触手可及。
正如王浩宇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所期待:希望通过校企合作,能够把生产落地安徽,继而把研发迁至安徽,推动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,加速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。
以赛造势、以赛聚才、以赛兴业,不仅是此次大赛的用意,也是安徽发挥科技策源地优势的具体实践。
近年来,安徽大力推进创业安徽建设,特别是注重加强区域创业合作交流,深入实施“双招双引”,围绕高科技、产业集群等重点方向,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从一颗“种子”成为一片“创新雨林”,靠的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日复一日地深耕。支撑众多创新成果在安徽落地的,是安徽精心构建的生态体系。

粤港澳赛区复赛在深圳前海基金小镇收官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自创业安徽行动启动以来,全省创新“科创、融创、共创”工作模式,推出高效办成“个人创业一件事”,升级安徽省创业服务云平台,打造大型创业服务类节目《创业在安徽》,举办未来新徽商特训营、周六创业课等专项活动2万余场。
此外,安徽还创新升级“科大硅谷”等高能级平台金财顺,合力打造超2万亿公私募“基金丛林”,近三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余亿元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